9月22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了中國最新節能減排計劃,表明中國將加強節能,增加森林碳匯,使用氣候友好科技,并在2020年之前達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左右的目標。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第一次在聯合國講壇上就氣候變化問題闡述中方立場。胡錦濤表示,今后,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繼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一是加強節能、提高能效工作。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匯。四是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研發和推廣氣候友好技術。
這是繼今年三月份國家推出的《屋頂計劃》和七月份推出的《金太陽計劃》后,中國政府的又一次明顯表態。按照我國目前光伏產業的發展態勢,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20 GW。
在中國,各地可再生能源、光伏產業示范基地、產業園、太陽能協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0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產量約為1180兆瓦,首次躍居世界第一;2008年,中國又“蟬聯冠軍”。如今,中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光伏制造大國。但是,“制造大國”的光環下面卻隱藏著市場和原材料“兩頭在外”的窘境:98%的市場在國外,95%的原材料依靠進口。
江蘇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08年之前,我國光伏產業一直存在的問題是生產與消費脫節,雖然全球太陽能電池、組件30%-40%由中國制造,表面上看產能過剩,但98%靠出口讓國外市場消化。可見政府扶持對于促進光伏產業發展非常重要。如今,中國政府也加大了對光伏產業的扶持力度,這意味著中國光伏市場已處于大規模增長的前夜。
截至目前,位于上海崇明島和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兩個太陽能電站示范項目已經建成,并已獲得政府4元/千瓦時的發電補貼;而位于甘肅敦煌的10兆瓦電站也以1.09元/千瓦時發電補貼中標。盡管中國政府對太陽能電站的扶持還處于個案補貼階段,尚未全面鋪開,但隨著幾個示范項目的建成,相信我國的上網電價將在不久后將會出臺,范圍會參考敦煌電站電價,在1.09-1.5元/千瓦時之間。補貼的力度雖然不如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但隨著光伏組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及中國西藏,內蒙等西北得天獨厚的陽光資源,在未來的3~5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每年會以40%增長率快速增長,中國定會成為逆變器,電池板等的主要市場之一。
江蘇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光伏行業中脫穎而出,對自己嚴格要求,穩扎穩打,其生產的光伏并網逆變器先后通過了VDE,VDE-GS和CE認證,不僅僅是為了打開國外市場,更主要的是增強艾索新能源的公信力和市場認知度,向消費者強調其對產品質量和安全所承擔的義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