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節能的流行,家居生活也開始提倡綠色照明,市場上節能燈的推廣已經成為了共識,國家也在花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廣使用節能燈。
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我國逐漸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從當年11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為五個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白熾燈被淘汰,留下的市場空間為節能燈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越來越多的燈具企業紛紛推出節能燈產品,搶占新興市場。對于節能燈行業的現狀,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秘書長竇林平2月1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用“發展得不錯”來形容。
但是,節能燈行業并不是不存在問題。節能燈生產企業眾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價格低廉而質量不佳的節能燈充斥市場。一只普通15W的白熾燈泡售價只有1.5元,而15W的節能燈售價則在20元左右,價格昂貴、使用壽命又未必很長,導致節能燈無法突破成本瓶頸,而雷士、三雄極光等行業知名品牌屢曝不合格新聞,又讓人們對節能燈是否節能產生了懷疑。
雷士、三雄極光等電光源大品牌并非第一次登上質量黑榜。在過去的兩年里,一個個赫赫有名的品牌曾經多次被各級質監部門曝光其產品不合格。
2009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的53種節能燈比較試驗報告結果顯示,雷士、飛利浦兩個分別代表國內和國際的照明大品牌出現在不合格企業名單里。讓雷士登上質量黑榜的是一款NVC雷士照明5W節能燈,經檢測,該型號節能燈的初始光效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這將直接導致節能燈達不到節能效果。與雷士同上黑榜的飛利浦照明,其一款5W節能燈的實測功率超出6W,這意味著它非但不節能,反而還特別耗電。
2009年9月11日,北京市工商局發布流通領域自鎮流熒光燈、雙端熒光燈商品質量監測結果,共有16個樣品不合格。其中,“三雄.極光照明”因汞含量存在問題名列不合格榜單。
應該說消費者從正規生產廠家購買的節能燈都是符合國家節能標準的,在購買時,可在現場由廠家通電試燈,好的節能燈都有一個預熱的過程,然后慢慢地越來越亮。
節能燈已經是燈具企業發展的趨勢了,所以燈具企業特別是名企業更應該把握節能燈發展的市場機遇,節能燈的質量合格必然是應該保持的,且更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研發更符合現時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為廣大人們群眾的家居生活服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