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20國會議的目的是讓各國做出承諾,即在未來年份中制定政策時,考慮國際關切和他國壓力,從而確保這些政策有助于解決全球失衡。
為達到這個目的,中國優先考慮的問題是阻止針對中國出口商的保護主義大潮,并強調赤字國需要量入為出。
中國尤其擔心美國長期實施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這樣會使得美元貶值,通脹重燃,中國所持有的美國債券價值面臨縮水的風險。
但盧中原表示,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在G20成員國中或可發揮有限的政策協調作用,但要拿出一個可行方案仍極其困難。
和不愿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替罪羊一樣,中國也強烈感到其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意愿沒有得到應有的贊許。
氣候變化問題在中國領導人的議事日程中日益重要,即便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期也是一樣,因為他們擔心全球變暖對中國的影響以及國際壓力。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在聯合國舉行的一次峰會上承諾,中國在2020年前將每一美元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大幅減少",反映出政治傾向上的變化。
但中國拒絕了要其設定排放峰值年份或水平的呼吁。中國表示,由于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極度貧困中,必須優先發展經濟。
中國政府希望發達國家為自身節能減排做出更大承諾,并為窮國實現更清潔地發展經濟提供補償.中國政府表示,發達國家此前的工業化進程長期大量排放,只有這樣才能履行其國際義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