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即POPs物質六溴環十二烷(以下簡稱HBCD)將從2013年起進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受制物質名錄。中國該項物質的減排壓力巨大。為此,有關行業組織今日在京啟動了針對該項物質的自主減少排放行動。該項減排行動得到了環保部的充分肯定。
HBCD具有優良的阻燃效果,但其對人類和環境會構成潛在的長期危害。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2004年11月11日,公約正式對我國生效。“由于名單是開放的,公約規定由斯德哥爾摩公約審查委員會對候選化學品經過至少三年三個階段的審查,決定是否將其列入受控范圍。”這位負責人說,目前,全球已有22種POPs列入公約受控名單,HBCD已于2011年通過附件D、E、F三個階段的審查,將于2013年第六次締約方大會上被列入公約。
這位負責人透露,根據公約秘書處最新公布的風險評估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我國HBCD的減排壓力巨大,產生該類污染物質的企業有上千家。這位負責人說,我國面臨的一大困難是,目前尚無合適的替代品來替代HBCD的應用。
這位負責人透露,目前,環保部正在開展這方面的評估工作,“因為此評估工作與行業利益息息相關,希望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能夠能予配合。”這位負責人說。
針對有關行業組織發起的企業減排行動,這位負責人稱,環保部希望HBCD的評估和談判工作能夠得到相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支持和配合。同時,我國公約協調組支持相關行業組織倡導的“釋放控制自愿行動計劃”。
“中國企業能夠主動自愿的參與該計劃,減少HBCD和其他化學品對環境的釋放,即是對公約談判的積極支持,也是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號召。”這位負責人說。
中國阻燃學會秘書長周政懋表示,在中國推廣釋放控制自愿行動計劃一方面希望能幫助中國政府節約環境監管成本,減少環境污染的國際壓力,促進中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希望可以幫助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實現國際化的環境標準,給企業帶來環保利益,幫助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