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市場經營利潤持續下滑,這讓家電企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氣”。
中商情報網行業研究員李俊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導致洗衣機銷售利潤下滑,主要表現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直接影響洗衣機的潛在消費需求。目前,洗衣機行業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將面臨著很多技術和資金瓶頸,導致產量增速放緩,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高端節能:產品轉型升級方向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是我國家電業的戰略期,將迎來新的消費變化和升級,促進國內市場消費增長。從“十二五”開始,將用10年時間實現由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轉變,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產業從規模化優勢、低價格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
中研普華研究員鄒志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發展,現代化、高科技以及多功能的洗衣機將會主導整個洗衣機市場。如智能型洗衣機完全可以模仿人對洗滌物的污染程度和洗滌物的多少進行準確的判斷,然后選擇合適的洗滌劑用量、水位和水流強度,并對整個洗滌過程進行監控。在整個洗衣過程只需要投放衣物、按下按鈕即可。
“2012年,中國洗衣機行業產銷量并未延續前幾年的快速增長,節能型電機正成為市場新寵。各大電機企業紛紛加大該類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力度,以滿足市場需求。未來洗衣機電機市場的供應情況及競爭格局必將因此發生較大變化。電機行業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必然帶動洗衣機的行業集中度。”鄒志丹說。
265億:轉型升級的動力源
近期,國務院啟動了節能家電產品補貼,一年將補貼265億元,節能產品包括平板電視、電冰箱和洗衣機等節能產品。這無疑給洗衣機行業走出困境提供了較強的動力。
李俊華認為,首先,政策的實施,本身就已經傳達出了一個信號,國際對家電產業的扶持政策從未停止。而這顯然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激發新的市場動力。從行業本身來看,2011年僅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熱水器這5類產品銷售額就高達5000億元。此次265億元的家電節能補貼將帶動5000億元的市場,幾乎占到家電市場的一半,力度可謂驚人,這對正處于“寒冬”中的洗衣機行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此次補貼對行業的重要意義在于提升高端節能洗衣機產品的銷售占比及消費者對家電能效的重視程度,從而優化洗衣機行業的產品結構,有助于實現消費升級。從短期來看,中國家電產業出現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已經沒有,節能家電補貼政策的推出只能是在短期內阻止這種下滑勢頭,并不能帶來大幅度增長。”李俊華說。
針對記者提出的洗衣機市場利潤增長除了國家扶持政策外,對于企業而言,企業今后如何調整才能適應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李俊華則認為,應逐步從保有量的快速提升轉換為消費升級下的更新換代及均價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要素也向產品品質、品牌及技術轉移。從企業角度來說,洗衣機企業可以借助政策東風,加快產品的“新陳代謝”,使“高耗能”產品向“高效能”轉換,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特別是三四級市場洗衣機產品的升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