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云南省首個太陽能光伏提引江水灌溉農業項目在大理州漾濞縣雞街鄉河口移民安置點正式建成運行,圓滿實現從落差240多米的瀾滄江中提引江水灌溉優勢農作物的規劃目標。該項目在云南開創了利用太陽能光伏從大江中低成本提水支撐高原特色農業高效持續發展的先河。
河口移民安置點是小灣電站建設的彝族移民村,但隨著該村高原特色農業種植規模的擴大,用水供給不足的矛盾日趨凸顯。大理白族自治州科技局聯合移民管理部門,引進現代科技手段及先進適用技術,在河口移民安置點實施了該太陽能光伏提引江水灌溉農業項目。該項目設計晴天日提水70立方米(戶均日供水2方以上),工程主體設備設施正常使用年限可達25年以上。項目建成運行后,不僅解決了江邊群眾“見水不來水、有水用不上”的困惑,并使該村經果種植初期年增加收入150萬元以上。
該項目采用了云南卓業能源有限公司光伏水泵的專利核心技術,在國內外率先實現了動態最大功率跟蹤,顯著提高了系統效率;智能控制系統跟蹤陽光的腳步自動柔性啟動、停機,在陽光激變時能及時控制水泵工作的功率,不會突然停機,避免水錘效應,延長了水泵及管道的使用壽命;實現了多泵控制技術,依據光強切換單泵或雙泵變頻運行,大大降低了水泵啟動對太陽光強的要求,充分利用了弱光強時的太陽能,也使高光強時的太陽能不浪費,特別適合云南用水提水高度較高,常需要多級泵提水的實際,減少了一臺泵高揚程的浪費,顯著提升了系統的總體效率。
此外,該項目還配備了36.96kW的光伏發電系統,以兩級提水模式,直接使用太陽能驅動兩臺水泵從瀾滄江—小灣電站水庫提水。其中一級泵采用污水泵,即使在洪水期間也不怕水中泥沙含量高;采用浮漂取水模式,不僅降低了系統建設成本,同時又更加適應小灣水庫水位變化大的實際。尤其是太陽能光伏水泵投資相對節省、長期無電耗、維護成本低及適應范圍廣等特點,使其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