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主任張平談到宏觀調控時說了一句話,“去年,消費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已經超過了投資”。這是件好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過去消費一直是小個子,我們急著讓他把個頭兒長起來。在2008年金融危機深不見底的時候,我們曾經一度在他的鞋里加了增高墊——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等等——為的是讓消費有一個顯著的提升。當然,增高墊并不是“消費”身上長的肉,只是通過國家補貼墊起來的,是權宜之策,不是長遠之計。
拉動內需,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有四句話: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愿、改善消費環境。當然,這四句話的內涵非常豐富。要想解釋清楚,就讓我們打一個比方。如果電視劇《鄉村愛情》里象牙山村的村民代表十三億中國人,那么這四句話的意思就是:我要讓村民們兜里都有錢、覺得現在該花錢、心里也特別想買點兒東西,到了大腳食雜店一看,自己想買的東西有,而且對產品還挺滿意。可以說,消費的能力、預期、意愿、環境,一個都不能少!
前天下午,新一屆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的九位主席集體亮相,接受媒體采訪。近些年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許多提案建議變成了現實。今年,他們的提案有兩個焦點: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民革中央建議通過市場化手段提升行業集中度;民建中央希望能引入第三部門監督機制;農工黨中央建議要建立統一的監管體制;九三學社中央希望能夠加快食品安全基礎支撐體系建設。雖然建議的方向都有所不同,但是殷切的希望是相同的:希望能夠確保大家餐桌上的安全、舌尖上的安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