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境新聞服務網(ENS)報道,美國能源部日前宣布提供5000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3.1億元)開發插電式電動車技術。
這筆資金將支持能源部的“電動車無處不在(EV Everywhere)”計劃。該計劃旨在制造便宜的、在未來10年內能像今天的汽油驅動車一樣操作的插電式電動車。
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表示:“節能和電動汽車市場的急劇擴大為司機和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使他們在減少碳污染的同時也能節省燃料費。”
這一項目將接受來自產業界、國家實驗室以及大學等的申請。
項目基金將用于降低插電式電動車零部件成本及提高其效率的新研究,以及開發預測這些車輛的性能和提高燃油經濟性的相關模型和工具。
具體來說,能源部將資助五個方面的研究和開發項目,包括:
? 高級輕量化推進材料:如鑄造鎂合金、高強度鋼和異種材料連接。
? 開發高級電池以提高電池化學、構造和加工,加強電池建模或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開發先進電解質。
? 電力電子技術項目:開發能夠承受更高溫度且成本較低的逆變器和電容器,且能商業量化生產。
? 先進的加熱、通風和空調系統項目:在為乘客提供舒適溫度的同時可以提高全電動汽車續駛里程。該領域選定的項目將開發和展示能夠減少這些輔助負載的技術。
? 燃料和潤滑劑項目:改善輕型、中型和重型車輛的燃油效率。
美國陸軍也通過其與能源部的先進汽車動力技術聯盟為幾個有共同發展機遇的領域提供了350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2175萬元)的聯合基金。
“電動車無處不在”計劃于本月初滿一周年,該計劃由奧巴馬政府發起,以便為美國工作者們提高工作場所的充電能力,為插電式電動車提供更多便利,為司機們提供更多選擇。
美國能源部日前宣布16個新的企業合作伙伴加入該計劃。他們已經簽署了工作場所充電承諾,將評估雇員對插電式電動車的充電需求,然后制定和實施計劃以保證至少在一個重要工作地點安裝工作場所充電基礎設施。
新的合作伙伴數量是1月份宣布的初始合作伙伴的兩倍多。這些新的合作伙伴包括AVL公司、奔特力工程軟件系統公司、Biogen Idec公司、彭博資訊、可口可樂、薩克拉門托市、戴爾、Facebook、哈特福德、赫茲公司、國家電網、紐約電力管理局、NRG能源公司、歐司朗、美國雷神公司與南加州愛迪生公司。
“電動車無處不在”計劃的目標是,到2022年讓美國企業率先在世界上生產出價格經濟的五人坐電動汽車,購買者能夠用不到五年的時間收回成本,而且具備覆蓋足夠廣的快速充電能力,使普通美國人在任何地方的日常交通需求都能獲得滿足,而且成本更低、更方便。
該計劃意味著美國政府正與產業界、大學、國家實驗室和政府的合作伙伴們共同設置技術目標,削減電池和電力傳動系統(包括電動機和電力電子技術)的成本,減輕車輛重量并鞏固安全性能,提高快速充電速率。(賀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