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深入解析:節能燈回收之難 如何謀求出路?

發布時間:2013年8月7日 來源:OFweek節能網

隨著國家大力推廣節能燈的應用,采取各類的節能補貼政策,企業及商家也都在極力推動消費者使用節能燈,儼然我國已成世界最大節能燈生產國,但國內回收處理設備卻面臨大量閑....

隨著國家大力推廣節能燈的應用,采取各類的節能補貼政策,企業及商家也都在極力推動消費者使用節能燈,儼然我國已成世界最大節能燈生產國,但國內回收處理設備卻面臨大量閑置。

從2008年起,國家為實現“節能減排”目的,通過財政補貼來大規模推廣使用節能燈。與普通白熾燈相比,節能燈不僅照明和節電效果好,且使用壽命也長。隨著節能燈的普及率大幅提高,但一個問題隨之而生回收處理,廢舊節能燈因為含有汞等有毒有害元素,有專家指出,雖然節能燈有著節約能耗的優點,但是如果回收處理不當,其內部所含的重金屬,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據介紹,目前我國有上億只廢舊節能燈正進入集中報廢期,如何對廢舊節能燈進行合理、規范回收,正成為時下一個應該面對的環保難題。

在走訪中發現,相對于節能燈的推廣,回收產業鏈的建設相對滯后,大型回收企業的處理能力大部分處于閑置狀態。如何回收,如何與處理企業銜接,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有業內人士呼吁,如不盡快完善回收處理機制,曾經為了節能減排而被普及到千家萬戶的“環保產品”有可能成為嚴重的環保問題。

節能燈直到現在還是政策的寵兒,緣于它誘人的優點:發光效率是白熾燈的6倍,使用壽命比白熾燈多4~6倍,卻比其省電60~80%,更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現狀:雖推廣難度大但進行節能補貼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如今人們也在尋找更節能、更環保的材質取代普通節能燈,LED燈應運而生。“未來照明市場,低汞節能燈被LED燈取代將變成毋庸置疑的事實。”這是業界的普遍觀點。

據河北龍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建武介紹,LED燈的發光原理是通過發光二極管,即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其“心臟”是一個半導體的晶片,被封裝在環氧樹脂里面,體積小,也沒有有毒材料,相對于普通節能燈來說,更環保一些。

據了解,LED照明目前還只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市場,大家都在推廣,卻也只處于“教育消費階段”。在采訪的多位市民中,有一半人不知道LED燈是什么,而即使對LED燈有所了解的市民,也有不少表示“沒用過”。

“LED燈難以推廣,除缺乏認知度外,其高于普通節能燈3倍左右的價格,也削弱了人們的購買熱情。”許建武說,目前在零售市場,一只相當于節能燈12瓦亮度的LED燈,售價大概在25元左右,但節能燈只需要十幾元。如果只從簡單的買入計算,LED燈確實價格不菲。但是從節能和環保來看,LED燈要合適很多。

目前現狀是政府和企業都不惜余力去推廣和銷售節能燈產品,并取得了不錯成績,但在回收方面卻并不能與推廣力度相匹配。

廣東省節能協會一位邱姓工作人員透露,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每年都會下發“高效照明產品(節能燈)推廣”的文件給全國各地政府,要求推廣節能燈,并規定任務量。

據廣東省經信委官方網站的《2012年廣東省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實施方案》和2012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節能燈推廣的通知顯示:2012年計劃在全國推廣節能燈1.5億支以上,其中廣東省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為500萬支,推廣給居民用戶補貼50%,大宗用戶補貼30%,補貼力度很大。

但在這篇全文4699個字的方案,大部分都在講推廣,僅有162個字講到了廢舊燈管回收,表示要給予相關責任人一定優惠和獎勵,建立回收點、回收站、回收集散中心三級回收體系,將節能燈統一運回指定處理點委托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理。

與詳細的推廣條款相比,在對回收方面的規定上缺乏監督和實踐的具體細節。

對企業而言,節能燈的銷路一直都不錯。多家大型節能燈生產企業均表示,目前的市場前景依然很好,銷售都不成問題,自然也會不遺余力地生產。

相關行業協會數據顯示,自2008年我國政府開始大規模推廣節能燈至今,我國早已成長為世界節能燈第一生產國,保守估計,每年國內的節能燈產量至少達到10多億支,其中約三分之一的產品在國內被消化了。

即使以最小的產量10億支節能燈來計算,每年的內需也達到了3.3億支。但如此龐大的使用量,帶來一個問題這些節能燈在報廢后,如何處理?

比起普通白熾燈,節能燈不僅照明和節電效果好,且使用壽命也長。在政策的支持下,節能燈正逐漸成為市民照明用具的首選。2008年國家啟動“綠色照明”工程,城鄉居民購買使用中標企業節能燈由財政補貼50%,企事業單位等大宗用戶購買補貼30%。也是從2008年開始,河北省啟動“綠色高效照明工程”,以國家財政補貼的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燈,并在2011年,又宣布全省推廣高效照明燈500萬只的計劃。

據了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2012年上半年提出擴大低汞節能燈推廣規模,在完成當年推廣計劃1.5億只節能燈的基礎上,視情況再增加推廣5000萬只低汞節能燈。

而據了解,在回收問題上,除對中標單位的硬性規定外,均未發現對節能燈回收問題的其他硬性要求。

污染:隨意丟棄易造成汞含量高

節能燈究竟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有多大的影響?

廢棄節能燈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其內含的重金屬汞。

據了解,廢舊節能燈的毛管、燈頭、鎮流器、塑料件四大構成部分不同程度存在汞、鉛、多溴聯苯等有毒有害元素。有數據顯示,一只節能燈所含的汞,滲入地下后會污染約180噸水及周圍土壤。

上海照明學會理事長俞安琪認為,網上流傳一支節能燈可污染180噸水的說法過于夸張。他介紹,能污染180噸的水只成立于節能燈生產使用“液態汞”的時代,當前絕大多數的生產企業都使用固態汞,只有極少數企業還用液態汞。固態汞在節能燈生產過程中和常溫常壓下基本不會溢出汞。

他說:“采用固態汞的節能燈在使用中,通過燈絲的加熱和電場激發,緩慢地溢出汞形成氣體放電,節能燈若打碎了,這部分溢出的汞就會跑出來污染環境。但是,現在每個節能燈總的用汞量僅為2mg左右,在節能燈打碎后也不會全部跑出來,跑出來污染環境的汞大約為1.5mg~1.8mg,將污染大約30噸左右的水。”這個數字比以前采用“液態汞”的節能燈造成的污染小很多。

“固態汞”只要不揮發溢出就不易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當揮發溢出后被動、植物吸收,汞在動、植物中就會積累,形成比周圍環境高十幾倍到幾十倍的濃度,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造成危害。自然界的煤中也有汞,火電廠燒煤過程汞揮發量的積累也不少。

污染小并不代表不污染。俞安琪說,目前的問題是,假如將很多節能燈都丟棄集中在一個地方必然會造成污染,人類活動往往集中在一定的區域,這便會造成局部地區汞的含量特別高。因此,俞安琪認為國家特別需要建立相應的“有償”回收機制,將廢棄的節能燈回收利用。

業界表示,隨著工藝技術的提升,新型節能燈中的汞含量已經變得非常微小,但是早期生產的節能燈,卻因為工藝技術比較落后,汞污染等問題比較突出。節能燈的使用壽命在3年左右,也就意味著,目前已到了節能燈初期產品集中報廢的階段。

企業:節能燈統一回收難

據粗略計算,由于沒有完整廣泛的回收機制,5年來積壓下來的節能燈最少有16.5億支,但節能燈回收工作卻步履蹣跚。

據悉,廢舊節能燈燈管即使汞含量微小,其余的玻璃、混合粉等,也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那么,如何解決節能燈回收問題?“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設立回收點,然后統一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曾參與廢舊電池回收的一位環保界人士表示,統一回收處理節能燈,還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引導。“可以采用有償回收的辦法,鼓勵、引導市民將廢棄的燈管賣給各回收點,由政府對各節能燈回收點以及節能燈回收企業安全回收節能燈管的成本予以適當補貼。”

據了解到的,目前在國外,已有部分國家立法禁止將節能熒光燈泡直接放在常規垃圾袋中,同時在一年中規定特定的時間段來回收廢舊的節能熒光燈泡,以方便居民。有的地區則是將節能熒光燈管內汞含量控制在5毫克左右,因為這個量恰好可以回收利用放在圓珠筆筆尖上。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節能燈推廣的中標企業被要求必須有回收機制,但當撥通相關聯系電話,要求就“節能燈回收”進行實地走訪時,5家中標企業中的3家都拒絕接受采訪。

為了尋找回收企業,曾想咨詢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但該協會卻無人回應。飛利浦照明、歐普照明和品上照明通過服務電話回應“節能燈回收的狀況”,僅有歐普照明在上海的小區門口和公交車站設置了“600多個回收點”,其他企業均無節能燈回收服務。

即使對于那些已經開展廢棄節能燈回收的企業,回收工作也是一個難題。

廣東美的照明公司“2012節能燈推廣”負責人李三龍無奈表示:“節能燈回收最大的困難就是老百姓意識淡薄。”為了回收節能燈,美的常常通過“以舊換新”以及贈送小禮品的方式刺激居民送來廢舊燈管。

而歐普照明招募大學生志愿者,進入社區宣傳回收理念。除此之外,在社區內放置專門的節能燈回收點,統一建立整個回收機制體系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投入。歐普發給本報的資料稱,該公司經過實踐發現自身單獨將廢舊節能燈回收箱放入社區“非常的難”,最終只得聯合上海再生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達成此事。

困境:回收成本高 處理企業嚴重“吃不飽”

回收困難,必然影響到了國內為數不多的現有處理企業:一些大型的節能燈處理企業,其回收處理能力卻一直處于大規模閑置狀態無節能燈管可以進行處理。

據了解,并不是沒有廠家負責回收廢舊節能燈,而是這部分具備回收條件的廠家只是眾多節能燈生產者中的寥寥數家而已。石家莊智遠雪萊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經理王建強表示,通常情況下,入圍“高效照明產品推廣項目”的中標單位,除享受推廣補貼外,也承擔著回收廢舊節能燈的責任。

“節能燈自2008年推廣以來,國家承諾質保期為兩年。質保期內,節能燈都可以以舊換新,如果超過質保,中標企業則按規定免費回收。”王建強介紹,自2008年起,他所在的公司開始承擔國家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品在河北省的推廣工作,幾年時間共推廣700萬只高效照明產品。隨著節能燈報廢期的到來,廢舊節能燈的回收量也開始上升,但回收率并不算高。“2010年左右,廢舊燈管的回收率還不到10%,到這兩年,基本能達到20%以上,相對于其他地區,回收率算高的。但是,從整個市場來看,這個比例還是太小。”

據介紹,回收率低,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節能燈的污染危害了解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在不完備的市場監管體制下,回收的高成本讓不少生產企業望而卻步。“本地中標企業基本上都不具備處理廢舊節能燈的能力。收上來的廢舊產品需要運送到南方部分廠家進行專業處理。”王建強說,企業向消費者回收廢舊節能燈采用的是免費回收形式。但是如果要送到專業處理廠,則需要付費,一般一只燈管的處理費用在1~2元。“再加上長途運輸費,運輸前的包裝整理費等,這些支出都需要回收企業自己承擔,成本相當高。”

回收成本高,處理成本也不低。據了解,節能燈的回收處理線每條造價約為1000萬元,大一些的照明企業一般需要兩三條處理線,由于回收處理舊節能燈的成本很高,因此一般生產企業都不回收處理。現在國內的節能燈廠家中僅有3家設有回收處理裝置。

“也是這些原因致使現在除‘綠色照明’工程中標單位外,剩余三四千家未中標的節能燈企業,多數不會設置回收廢舊節能燈業務。”王建強說。

廈門通士達是國內燈管回收處理能力較強的企業,其事務主辦專員陳蕃武表示,通士達自2008年從瑞典引進了MRT廢舊燈管回收處理系統,該系統至今仍在國內廢舊燈管回收領域高居前沿。系統經過破碎、篩分等前處理工序,經分流器將汞和玻璃、熒光粉等其他廢物分離回收。當時,通士達公司總共買了兩套回收系統,價值2600萬元,其初衷是“吃掉”整個福建的廢舊燈管,但事實未能盡如人意。

陳蕃武介紹,通士達每生產100支燈管,約報廢5支,1年下來,大約有220噸的淘汰燈管,MRT設備引進后主要“消化”本公司的報廢品。在年處理能力可達3600噸的兩套MRT系統面前,220噸的數量只是“小兒科”。

“開一套系統,上午和下午各開一個小時,就足夠處理掉公司內部產生的淘汰燈管。”陳藩武說。

為了充分利用MRT的剩余產能,通士達公司動了一番腦筋。

去年8月份,通士達公司拿到危險廢棄物經營許可證,開始“吃單”,從那時開始,通士達陸續和其他燈具生產企業簽訂合同,負責處理它們生產過程中被“剩”下來的燈管,包括節能燈,但因為企業多積攢一年的淘汰品才會送過來回收,故通士達的MRT目前還處于不完全運轉狀態。

企業的淘汰品可集中處理,那么居民產生的廢舊燈管該怎么辦?

陳蕃武稱,民用節能燈管廢舊品過于分散,回收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大規模處理廢舊品又會帶來巨額的設備運轉成本,在這個層面,只有政府才能牽頭,企業做不到。

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嚴格把關節能燈的回收,如近期,武漢市出臺了專門條例,對廢舊節能燈回收處理作出了規定。

根據這一條例,武漢市將鼓勵和支持有資質的節能燈管處理企業在商場、超市等設置廢舊電池、節能燈管回收網點,通過以舊換新等方式對廢舊電池、節能燈管進行回收和再利用,并要求當地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建立節能燈管統計核查制度,對其回收和綜合利用進行監督和管理。

若單單是靠企業做回收的話,根本無法帶動節能燈的回收市場,只有國家帶頭,在回收政策及節能燈標準的嚴格要求,才能帶動整個市場的運作,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成本下降,今后照明市場會向更環保、更節能的方向發展。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