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加強節能減排促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發布時間:2013年12月18日 來源:中商情報網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12月10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加強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當前節能減排形勢,動員部署明年加強節能....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12月10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加強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當前節能減排形勢,動員部署明年加強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會議中指出,當前,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嚴峻,霧霾防治形勢逼人。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領導同志對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經濟綜合部門,同時也是節能減排工作協調部門、節能主管部門,在加強節能減排、配合支持環保等部門促進大氣污染防治中要采取積極措施,著力推進相關工作的落實。各地發展改革(經信)部門要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盡職履責,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積極配合環保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各項政策措施,做好相關工作。
  
  解振華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綜合協調,推動出臺防治大氣污染的配套措施,在化解過剩產能、完善環保電價、推動油品質量升級、支持燃煤工業鍋爐節能改造、實施新能源及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及天然氣增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解振華強調,全國發展改革系統一定要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認真抓好2014年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研究建立各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機制,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手段,著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會同有關部門確保明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務。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制訂重大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
  
  二是推動能源結構清潔化。加快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推動分布式能源發展,切實解決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問題。控制煤炭消費量,制定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切實抓好天然氣供應保障。做好油品品質提升工作。
  
  三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2014—2015年節能行動計劃。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考核,暫停未完成目標地區新建高耗能項目的核準和審批。強化節能評估審查,對能源消費增量超出控制目標的地區新上高耗能項目,實行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推進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深入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加快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積極推行能效領跑者制度,建立和實施節能量交易制度。加強能效標準制(修)訂工作,完善節能監察執法機制,依法查處違法用能行為。
  
  四是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組織編制《國家清潔生產推行規劃》,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先進技術,實施清潔生產改造。
  
  五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盡快研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建議。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模式。
  
  六是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形成組合拳。加大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引導社會加大節能減排和防治大氣污染治理投入。深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發揮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作用,落實脫硫、脫硝和除塵電價政策,推行居民用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
  
  七是加強與地方和部門協調合作。加強節能減排綜合協調,做好節能減排的部署安排、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等。支持配合環保等部門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加強中央與地方的溝通協作。
  
  八是動員全社會參與。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動員全體社會成員積極主動參與節能減排、防治霧霾。辦好全國節能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引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節能綠色產品、節能省地型住宅。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踐行綠色低碳交通出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
  
  北京市、上海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交流了加強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的具體做法。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