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于慶泰大使9日在哥本哈根強調,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國際社會缺少的不是法律文件,而是行動誠意。
在當日的記者發布會上,于慶泰大使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科學證據表明大氣中積累的溫室氣體80%以上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排放,基于這個歷史原因和歷史責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才確定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確定發達國家應承擔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轉讓義務。他強調,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不是慈善事業,而是發達國家應承擔的法律義務,不存在要制定標準確定由誰出錢問題。
于慶泰大使敦促發達國家盡早兌現減排承諾,同時表示,中國希望與各國一起合作,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預期的成功,并為今后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