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國際WELL建筑研究院(IWBI)及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分別向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頒發了WELL、LEED最高級別的鉑金級認證獎牌。能夠斬獲這兩項榮譽,也充分展現了北京發那科在...
-
近日,中華環保聯合會惡臭異味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在上海市成立。大會以“科技賦能 全面助力空氣清新的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來自全國生態環境系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嘉賓和...
-
近日,花王(中國)研究開發中心(以下簡稱花王(中國)研發中心)憑借自主研發的“20倍發泡倍率泡沫泵結構設計”和“PCR再生樹脂在PE與PET美妝護理卸妝產品包裝容器上的應用”,在2024年“亞洲之星”...
-
近年來,水利部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對88條(個)河(湖)開展“一河(湖)一策”保護修復。斷水百年之久的京杭大運河再度全線水流貫通,斷流干涸26年之久的永定河首次實現全年流水……福建木蘭溪、安徽巢湖等重...
-
(圖文:環球網)自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以來,在多輪產業轉型戰略的推動下,我國制造業企業也主動求變,紛紛快速調整發展方向、制定頂層設計、加快技術革新和研究有效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
-
近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電裝中國集團(以下簡稱“電裝中國”)4家工廠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分別是電裝(天津)空調部件有限公司、電裝(常州)燃油噴射系統有限公司、電...
-
目前,中國能源領域的碳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77%,這一高能耗、高排放的現狀已成為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因此供熱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迫在眉睫。此前,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推進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
-
12月25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4人民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凝聚改革共識 彰顯奮進擔當”為主題,匯聚眾多來自政府、學校、企業、媒體的嘉賓,共同探討市場主體如何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發揮帶動...
-
在全球綠色轉型與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中國綠發始終堅持科技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致力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深耕細作。2024年,中國綠發圍繞綠8272發展主題,大力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全面推動傳統產...
-
12月27日,立邦中國與清華大學在上海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對水性建筑涂料用功能Janus顆粒的研究,共同開發綜合性能、環保效果更佳的新型水性建筑涂料。研究成果將應用于立邦中國的產品線,在降低...
-
在當今日益多元化和精細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對生產設備的要求正不斷提高。愛普生打印頭憑借其卓越的印刷精度、微小的印刷墨點、細膩的印刷品質等優勢,長期以來深受印刷設備企業的青睞,享有良好的市場口碑。多年來...
-
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共同指導,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上海市長寧區商務委員會主辦的“2024年上海外商投資企業ESG論壇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ESG分會成...
-
超聲波流量計是現在應用非常多的測量儀表,因為其實用性強且優點眾多,因此非常受歡迎。在安裝超聲波流量計的時候我們都要進行綜合考慮一些因素,一般必須需要考慮的因素有:是否滿管、確保穩流、防止結垢、介質溫度...
-
“生”生不息|2024年第三屆愛普生保護生物多樣性青年行動圓滿收官碧波蕩漾,鶴舞長空,羽翼與尖喙交映,天地間繪就一幅和諧共生圖,靜謐而壯美,訴說著大自然的無盡溫柔與生命的不息韻律。這幅名為《沙丘鶴與灰...
-
2024年12月16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發布《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公示》,曼胡默爾濾清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曼胡默爾”)榮登上榜。2024年度,上海曼胡默爾取得了“國家級綠色...
-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的規定要求, 大型和中型光伏電站應具有有功功率調節能力,并能根據電網調度部 門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輸出。為了實現對光伏...
-
今日的澳門,祖國的掌上明珠,南海之畔的璀璨瑰寶,洋溢著節日的歡騰與喜慶。回歸祖國25載,澳門這片土地發生了巨大變化。漫步在如今的澳門街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交通網絡日益完善。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更是將澳...
-
12月17日,由澎湃新聞主辦的“責任同行 共創未來”2024年責任踐行者年會于上海舉行,立邦應邀出席,與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專業機構、科研院所、企業的嘉賓共話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與創新模式。立邦中國區...
-
——2024中國石化杯“我是小小生態環境局長”公益宣傳活動圓滿落幕在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綠色行動蔚然成風的時代浪潮之下,一場聚焦青少年環保力量的盛會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12月17日,2024中國石化杯“...
-
2024年,中國綠發迎來了四周年的里程碑。過去的一年,中國綠發在綠色低碳領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通過產業協同、綠色建筑、能源創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維度的努力,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無論是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