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木材工業的發展從五、六十年代開始起步,經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陸續引進國外成套生產線,到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大量上馬國產3萬m3/a以上規模人造板生產線的幾個發展階段。目前我國木材工業發展迅猛,2006年,全國人造板產量7429萬m3m,人造板產值1527億元;2006年人造板平均增長16.2,家具增長88.3,木地板增長35%。木材工業特別是人造板工業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木材工業粉塵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制約我國木材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木材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數量巨大,據統計,我國家具、地板等木制品工業每年產生約570萬t的各類木材切屑碎料。2000年全國人造板總產量2220萬m3/a,每年產生鋸屑、砂光粉等廢料約242.3萬t,每年向大氣排放木質粉塵23.3萬t。在生產過程中,這些散碎物料的輸送、倉貯、分選、干燥等工段以及廢料再利用均可能產生生產性粉塵外泄,成為客觀的污染源,并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從而影響木材工業的發展。
中國在近幾年間已經建立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境法律體系,也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工業環境保護法規,并健全了環境保護的監督與管理體制,這對我國的工業環境污染的預防和治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盡管如此,目前我國木材工業粉塵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狀況不容樂觀。現在我國在木材工業粉塵的控制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相當比例的中小型木制品企業未采取任何粉塵控制措施,生產性粉塵處于無組織排放;已采取控制措施的企業,大多采取單一治理措施,有20%的中央木工除塵器未能發揮較好的作用,除塵裝置其集塵或除塵效果不甚理想,且除塵分離點多分散,對分離后的粉塵,未能很好地利用,又成為新的二次污染源,使得廠區內粉塵彌漫,嚴重污染廠區內環境;部分刨花板生產線也存在著粉塵超標的現象。在一些木材加工業較為集中的地區粉塵已成為環境的首要污染源,嚴重地干擾周圍居民正常的生活。同時,因粉塵排放問題引起的糾紛也影響了企業的生產。
綜合社會、經濟和技術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木材工業粉塵污染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木材工業中各類木制品加工及家具生產企業一般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廣,由于企業間生產規模的差異,管理和生產技術水平的不均衡,造成在加工過程中對粉塵控制情況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企業為追求短期可見的利潤,盡量減少非生產性的投資;不少企業也存在著“以罰代治”的想法。因此,一些企業在建廠時就未采取任何粉塵控制措施,生產性粉塵處于無組織排放,切屑碎料散落在車間內,空氣中彌漫著粉塵,車間生產操作區空氣的粉塵濃度普遍超過《工業企業衛生標準》規定的10mg/m3的限值,車間對外排氣中粉塵濃度也大大超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要求。
其次,是由于現有的中央木工布袋除塵器系統未完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生產實際中,各類加工車間有20%的除塵裝置未能在粉塵控制方面發揮較好的作用。這與除塵器前期設計是否合理及后期維護運行是否正常有關。除塵系統使用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還有:規劃設計部門、設備制造廠家缺少氣力除塵裝置方面的專業設計和專家們的指導。該行業又缺乏防塵技術規程和除塵裝置設計方面的設計規范。
另外,車間除塵器裝置的投入和運行成本影響了除塵系統的應用。許多木材加工企業認為除塵裝置只是改善生產環境,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更何況需要企業增加設備投入,除塵系統因耗電而增加生產成本。除塵裝置的能耗占生產性電能消耗的9.3%~22.7%。但這是僅僅從產品成本的角度出發,對粉塵污染控制與自身綜合經營效益的統一缺乏深刻認識,并不考慮環境效益,即環境污染對生產直接或間接產生的影響,以及污染環境所造成的短期直接的和長期間接的代價。
泊頭市寅丑環保設備有限公司(http://www.yinchouhuanbao.com)生產的各種鍋爐除塵器、鍋爐布袋除塵器、鍋爐單機除塵器、鍋爐脈沖除塵器、鍋爐脈沖布袋除塵器、鍋爐脈沖單機除塵器、被廣泛應用于電廠、垃圾焚燒等鍋爐設施的減排、改造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