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要強調碳循環過程
在杭州科技館展示的設計方案里,設計方在內部設計中,融入了不少垂掛式的碳元素,作為科技館標志。
對于這點,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家驄很欣賞,但他也擔心這樣的設計會讓人們產生誤解,“不要把‘低碳’科技館變成‘碳’科技館。”
他提出,“低碳”科技館不能忽視強調碳循環過程的重要性,“有低碳循環,也有高碳循環,科技館要把碳循環的過程用動態的方式告訴大家,低碳循環與高碳循環的動態過程都要體現清楚。”
讓參觀者帶著思考離開
“低碳”一詞在時下還很新,很多專家、學者依舊存在不少爭議。“低碳”科技館應該告訴大家什么,專家們意見一致,“不要把結論式的東西放在科技館,要讓參觀者帶著問題回去。”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秘書長、研究院邵杰出說,“低碳科技館要把有爭議的問題,原封不動地告訴觀眾,讓觀眾自己去評判、思考,不要輕易下結論。”
他建議,要在科技館的現場搞論壇,直面爭議與討論,“比如教育活動,低碳問題,氣候變暖還是變冷等問題,有些一直存在爭議,辦館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參觀者把問題帶回去,而不是把結論帶回去。”
程東紅認為,科技館方案中,低碳故事能給人們的啟迪和思考還不夠。“科技館不該是灌輸知識的地方,更應該傳授知識,啟迪創新思維、環保、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地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