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心態與事業觀
經營者心態則與員工心態是大相徑庭的。經營者心態是如何把自己的事業(人生)經營得好,價值更大化,不像員工心態只是思考如何把自己工作做好(其實,更多的員工心態是如何應付工作)。是事業,還是工作,是有著巨大差異的。事業是在為自己做事,工作是在為別人做事,為自己做事還是為別人做事,是有著巨大差異的。但是,事業還是工作,為自己做還是為別人做,只是我們每個人的認識而已,并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無論事業還是工作,只要你去做,其實就是你的,增加的是你的能力,體現的是你的價值!!
所以,在智誠靈動,只有同事而沒有員工。什么是同事啊?就是共同創造事業的人!一群志同道合共同創造事業,共同實踐人生,共同達成人生價值的人,這就是“事業共同體”,在這種大目標下,每個即在為自己的人生價值奮斗,又相互協作,互相支持,幫助團隊就是幫助自己。所以,每個人都是經營者。
經營者心態下,去看待事情,就有著非常鮮明的判斷原則,那就是“這樣做,是否對目標達成真正有利?”這就是智誠靈動的“至真至誠,達人成己”的經營哲學。在這種哲學的指導下,凡是對最終目標達成有利的,我們都要去做;凡是對最終目標達成沒有作用的,我們就不去做;凡是對最終目標達成不利的,我們就堅決不做!
比如,我們的方案或者設計作品屢屢被客戶槍斃掉,為什么呢?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往往把這個當成了工作本身,只想著給客戶提供更多的方案,讓客戶自己選擇,卻忘記了客戶為什么需要做一個這樣的事情,這個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幫助客戶達成這個目的,而不是僅僅工作的本身。要給答案,而不是給方案。要幫著客戶選擇和決策,幫助客戶達成目的,而不是證明我們幫助客戶做了很多工作。
經營者心態,讓我們有事業觀,讓我們站得更高,看的更遠;也讓我們更容易與客戶溝通。
如何成為經營者?
如何成為經營者呢?其實一點都不復雜。我們每個人都是經營者,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將這個能力鍛煉的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只不過很多人沒有把這一點和我們的事業結合起來。
成為經營者,首要的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名經營者,也就是說,要具有經營者意識,不要拿自己當成一個員工,甚至一個打工的。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在其位,絕不僅僅是指的位子,更是指的心思。你不把自己當成經營者,你就絕對成不了一個經營者,即便是把你放在一個經營者的位子上也沒有用。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富二代,幾年就把父輩用了幾十年打下的江山給做垮了的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說,擁有經營者意識,把自己的心放在事業上,是最重要的一點。
成為經營者,還要具備一個最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盡可能多的賺錢,盡可能少的花錢”。對這一點,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是這樣表述的“追求銷售最大化和花費最小化”。但是,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先賢子思就在《大學》中講到了,“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這一點并不復雜,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通常我們把這個叫做“多賺錢,少花錢”。這個能力是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絕大多數的時候,你只有稍具經營者意識,就能夠做到這一點。
如何成為優秀的經營者?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經營者?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認真思考的話題。人生的價值是和你的影響力有關的,而影響力和你的事業大小有關。所以,一個優秀的經營者,總是可以更好的實現人生的價值,也總是比一個平庸的經營者更“有用”!
成為優秀的經營者,其實很簡單,就是2個字,“想+做”。
想,就是你要想著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經營者,把自己的心思放在這個上面。
做,就是按照你認真思考過的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經營者的結論,去做,去實踐。實踐出真知。
想,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做,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自然可以出真知的結果。這兩個是一個互換而且必須的過程。《弟子規》中也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成為一名優秀的經營者,不過就是非常簡單的學而思,踐而行這么簡單而已。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決心,來把簡單的道理,真正的貫徹下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