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 日韩 综合 图片,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看片,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我國建筑節能潛力最大的六大領域及其展望

發布時間:2014年5月28日 來源:住建部網站

建筑是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領域之一,而且是剛性的排放領域,一旦現在所建建筑不節能,用戶今后是難以修正改變的。當前,有六個領域建筑節能潛力最大,本文逐一....

四、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的推廣

我國如果推廣城鎮住宅全裝修,每年可以減少三百億元的物耗和相應的能源消耗。據測算,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綠色施工方式每平方米能耗可以減少約20%,水耗可以減少63%,木模板消耗量減少87%,產生的施工垃圾量減少91%。正因為如此,要在施工階段大幅度減少能源消耗,只能采取全裝修辦法和裝配式施工。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推廣的難點,一是我國有大量的中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建筑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的實力和技術力量有限,導致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難以推廣;二是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導致成本提高,企業因而缺少積極性;三是技術相對比較復雜。

我國將可采取的主要對策:首先,啟動一批大的企業推行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通過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如萬科等大型企業已經率先宣布要在全國范圍內投資的房地產項目中采取裝配式施工和全裝修。第二,通過政策鼓勵,如北京市已經通過容積率補貼以及城建配套費部分返還政策來鼓勵開發商采取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第三,加快標準規范的制定,使得更多新材料、新技術、新的施工辦法能夠被廣大的中小企業所采用。

五、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

我國已制訂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相關法規和激勵政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太陽能熱水器的總保有量接近1.5億平方米,而僅我國的保有量就約占全世界總量的60-70%,太陽能熱水器在建筑中的應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從圖7可以看到,近幾年我國的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面積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更重要的是我國在去年年初推出了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鼓勵政策,使得太陽能光電新增裝機容量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轉折。正像剛才美國綠色建筑主席費德瑞茲(S. Richard Fedrizzi)所說的那樣,我國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量最大的國家。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首先,太陽能熱水器、光電、地源建筑一體化設計規范還很不完善,已有的標準規范覆蓋面還沒有按照不同的氣候區來劃分,更沒有按照城市、農村的差別性進行劃分。第二,光伏并網技術和配套的政策缺乏。第三,許多地方還缺少不同氣候區地(水)源熱泵指導準則,比如北方地區采用了大量的地源熱泵,這些地源熱泵頭三年效果可以,但三年以后由于熱容量飽和等原因導致熱效率大大下降甚至失效。

針對以上問題應該采取以下對策。首先,抓緊標準規范編制工作,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完善有關的標準規范。第二,強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的帶頭效應,計劃每年選擇20個城市作為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城市,對每個示范城市,中央財政將給予6000-8000萬的一次性獎勵。示范城市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建筑必須達到300萬平方米以上,有長期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發展政策等。第三,加大包括減稅、減配套費、獎勵容積率等激勵政策的實施力度。第四,加快向農村推廣可再生能源適用技術在農房中的應用。

六、綠色建筑的示范推廣

綠色建筑是所有人心中的一個夢,但這個夢并不遙遠,我國正在大步向實現這個夢想的方向邁進。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我國的綠色建筑很有可能會超過世界上其它國家和地區所有綠色建筑的總和。2008年,我國的綠色建筑從零起步,截止2009年底已有56幢建筑取得了我國綠色建筑標識的認證,2010年計劃完成對200-300棟大型建筑的我國綠色建筑標識認證。綠色建筑意義重大,它可以綜合性地解決建筑的節能、節水、節材,同時節約空間,可以有效解決室內環保和對外部環境影響的問題,解決人性化生活的問題,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綠色建筑必須與前面提到的綠色設計和施工組合起來。目前,我國已有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主要授予公共建筑,這是因為公共建筑是建筑能源消耗的焦點,應該在全社會起到建筑節能的示范作用。

在綠色建筑的發展歷程上,我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在綠色建筑發展上,我國要用十年時間走過國際上已走了三十年的路程,我國目前還缺乏綠色建筑的某些單項技術與系統設計。第二,不同氣候區差別化的標準規范有待制定。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氣候環境,全國范圍起碼可以劃分成四個氣候區。第三,綠色建筑設計人員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第四,不同地方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

針對以上難點要采取以下對策。首先,要完善有關的激勵政策,凡是達到綠色建筑星級標準的建筑應該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的支持。第二,要加快綠色建筑標準的編制,使標準能夠覆蓋所有氣候區和不同類型的建筑和住宅。第三,要推進材料和系統的集成創新。第四,要加強評估隊伍的培訓工作,對我國的建筑師進行全面的再培訓。

在我國發展綠色建筑應遵循五項準則。

第一,綠色建筑要有我國的特點,即“因地制宜”,從鄉土建筑中學習古人的智慧。因為我國除了不同氣候區的差異性極大以外,一萬多年的農耕文明已經積累了無數節約資源、能源的建筑知識。比如陜北、山西的窯洞是冬暖夏涼的覆土式建筑,能耗比普通建筑可以降低70%以上,再比如南方的徽派建筑,通過巧妙的設計實現自然通風并利用淺層地熱來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一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開始注重建筑的節能,現在只是采用現代的材料、現代的技術、現代的結構來重現古代的智慧。

第二,要采取全壽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在設計、施工、運行、特別是拆除再利用等方面都要使得建筑對環境的干擾達到最小,有些城市建筑壽命(因為短視的城市規劃和不當的大拆大建)從現在的平均35年也應該提高到100年甚至更長久,延長建筑的壽命就等于節能減排。

第三,低品質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達到最大化。建筑節能不僅要著眼于減少能源的使用,還必須盡可能采用低品質(低能值轉換率)的能源,利用低品質能源進行建筑整體性和基礎性調溫,比如利用地熱能、太陽能或者利用自然通風進行基礎性調溫,而高品質能源來進行局部性、精細性的調溫,這將成為綠色建筑設計的通則。在早前的發言中,UTC副總裁作為能源專家向我們展示了電能的寶貴,從化石燃料的開采、發電、電力輸送一直到最終用戶使用,建筑本身實際只消耗了30%的電力能源,還有70%都在中間環節上浪費掉了。

所以,看似節約了電能,實際上依靠高品質能源的高效利用還不能達到真正的節能效果,必須按照盡量利用低品質能源的原則進行建筑設計。第四,要實行全過程控制(Process control),建筑節能要達到“四節”性能,就要注重在施工和尤其是長達幾十年的運行階段對建筑進行精心的控制和調節,所以,我國應該建立專業的綠色物業管理,這方面可以啟動一個全新的行業。從圖8可以看到,普通的透明玻璃即使加上我國人喜歡采用的內遮陽,隔熱的效果都非常差。但是,一旦采用外遮陽就使得建筑的隔熱效果大大提高,采用外遮陽可使空調在夏季的能耗減少60%左右。在陽光輻射能方面,只要通過外遮陽窗戶就可以達到屋頂和外墻相當的阻隔輻射強度,這些綠色理念必須通過專業的物業管理來逐步與建筑的維護緊密結合起來。第五,精專化和系統集成創新將成為綠色建筑技術隊伍培育的兩個主要方向。綠色建筑涉及專業眾多、技術體系非常復雜,越是專門化,越可以在相關領域快速積累知識。綠色建筑比傳統設計更加強調專業化分工與協同,必須非常重視設計的精細化和專業化,大學的建筑學科設置也應該符合這樣的要求。但是,在綠色建筑設計專精化的同時也要有相關的專精化技術加以配合,更重要的是要從局部設計走向整體性設計的平衡,使綠色建筑在不同方面都能夠和諧一致,發揮應有的節能減排效率。

總之,我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發展,雖然只經過了短短六年的時間,但在這六年間已經從建筑單體節能改造走向社區和基礎設施的整體生態綠色;從追求綠色居住場所走向生態城市整體優化推進;從節能、綠色技術硬件的推廣應用走向綠色生態社會新風尚的建立。我國的建筑不能一味追求奢侈、浪費和講排場,在建筑設計上要恢復我國傳統節儉的文化和自然的理念,能夠取之有度,同時和諧相處。我們今天在這里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我國的城鎮化、我國大建設階段在世界的和平崛起和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崇高目標。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面前,綠色建筑的發展扮演了一個最最重要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為綠色建筑所做的一切努力,將無愧于現在,也必將無愧于后人。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