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三年廢電池現場扔掉
昨日現場,還出現一位專程趕來扔垃圾的大媽。家住金沙洲的瞿大姐聽說南都要在金色家園啟動試點,特地將儲存了三年的廢舊電池帶來“找歸宿”。
“我們小區沒有有毒垃圾的回收點,于是裝了一抽屜的電池不知往哪扔。”家住城西花園,今年65歲的瞿大姐說,自從得知電池是有毒垃圾,不可隨意丟棄后,她就一直四處找有毒垃圾回收點,無奈這些回收點實在太少。這次得知南都啟動分類試點,于是一口氣把積攢了三年的幾十顆廢電池打包,早上7時起床趕來活動現場,在丟掉電池后,她如釋重負地向記者表示,希望政府設置更多這樣信得過的有毒垃圾回收點吧。
小記者問市長
小記者:你家是按口訣做的嗎?
陳建華:是的,必須這樣做的
這是一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市長是主發布人,南都小記者是提問者。
“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干濕要分開。”育才小學的李銘基同學因為搶答對了市長的三句垃圾分類口號,得到了第一個提問機會。
“市長伯伯,剛剛我說的那個口訣你家里也是這樣做的嗎?我家有時候也想賣廢紙,不知道往哪里賣?”
“我家是(按照口訣)做的,廢紙要賣可以跟物業聯系,物業可以幫你請人上門收購,謝謝。”陳市長認真地回答。
“那你家人會不會覺得垃圾分類有點麻煩?如果他們覺得麻煩,你會用什么獎勵說服他們呢?”李銘基又問。
“我們家不用獎勵就能做到這一點,因為這是必須這樣做的,謝謝。”市長回答完,李銘基起身主動和市長握手,表示非常滿意市長的回答。
小記者:有人不分類,你會生氣嗎?
陳建華:我會很生氣,也會制止他
“您讓大家垃圾分類,平時看到有人垃圾不分類,你會生氣嗎?會上前提醒他們嗎?”12歲的吳志遠主動提問。
“我會很生氣,廣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垃圾分類是資源回收最重要的手段,看到不分類我會很生氣,也會制止他。”市長答完,吳志遠又替奶奶問了一個實際問題。“我奶奶舍不得用你們派的垃圾袋,可以用回自己的垃圾袋嗎?”
“這就要你去教育你的奶奶了,”陳建華笑著支招,“垃圾按袋計量,是鼓勵市民更好地實現垃圾減量,不是為了收費。政府還會鼓勵那些分類分得好、減量減得好的家庭。所以你要跟奶奶商量,說我們要爭當垃圾分類的文明家庭!”
小記者聽了連連點頭。
小記者:垃圾分類難,你有壓力嗎?
陳建華:我和你一樣,我也有壓力
“好多人說要是全市都做到垃圾分類好難,你覺得難不難?你有壓力嗎?”五羊小學6歲的黃恕君的問題把大家逗樂了。
“你有壓力嗎?你愿不愿意分類呢?”陳建華反問小朋友。
“我也有壓力。”黃恕君想了下,無奈的回答笑翻了全場。“那我和你一樣,我也有壓力,但是壓力實際上也是一種動力,像潛水艇、輪船,靠壓力才往前進,壓力也是動力。我們一起努力,把壓力變成動力好不好?”陳建華回答。
“好。”小朋友干脆地回答。新聞發布會圓滿結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