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近日一份報告顯示,如果每年將全球GDP的2%用于對十大領域的投資,這將有助于全球向綠色經濟和低碳社會轉型。這十個主要領域為農業、建筑業、能源、漁業、森林、制造業、旅游業、運輸業、稅務和廢物處理。
或許,用全球GDP來計算用于投資綠色經濟的資金還比較少見,但是這也是促進人們關注綠色經濟的一項主要措施。這2%相當于全球每年花費1.3萬億美元用來投資綠色經濟,從長遠來看,此舉只會大力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如果全球高碳排的現狀還不加已控制,這恐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全球GDP的2%,這聽上去似乎是個龐大的數字,但是這其實只是總額的一個零頭。如果我們把以往對高耗能技術項目的投資轉向對綠色項目的投資,我們不僅僅實現了綠色增長,更是保護了環境和整個生態系統。如果將每年全球GDP的1.25%用來發展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那么,到2020年全球的一次能源需求將減少9%,而到2050年將減少40%。
該報告認為,發展綠色經濟不僅僅對許多發達國家而言很重要,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不少新興經濟體正處在飛速發展階段,如果選擇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消費方式,未來的發展也將更順暢。綠色經濟在創造新增長點的同時,也能獲得更為寶貴的自然資本,另外它將推高人均GDP。
總而言之,相比目前全球的經濟模式而言,綠色經濟模式的好處將更為明顯。因為它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創造就業,同時,又能避免因為氣候變化、水資源稀缺或破壞生態系統而造成的大規模經濟及環境損失。另外,通過節能減排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綠色經濟將迎來高速增長,預計在未來5到10年里,其年均增長率將有穩步上升,這意味著首期投資成本能很快得到收回。
據此份報告顯示,在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大量的新就業崗位將得以創造,最終將超過其所損失的就業崗位,這其中主要是指過去那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就業崗位。據分析,通過采取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漁業等行業可能會在中短期失去一些就業崗位,但是總體來說,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是勞力密集型的,所需的就業崗位將更多。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納表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綠色經濟規劃為各國如何發展、如何合作提供了一些很實用的評估,以幫助各國更好地向綠色經濟過渡。未來我們一定要很好地處理發展和環境的問題。未來全球人口還將持續增長,因為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經濟,但是這不能以犧牲環境、破壞生態資源為代價,因為這是威脅我們經濟發展的基礎。
如何實現綠色經濟增長?首先我們可以將希望寄托在政府對相關產業補貼的轉變上。據悉,全球對能源、水務、漁業及農業等一些危害環境行業的補貼額占到全球GDP 的1%到2%,這幾乎相當于向綠色經濟轉型所需要的2%的啟動資金。對此,我們應該重新調整政府的一些補貼政策,從而為綠色經濟的轉型提供更多資源。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綠色經濟項目主任蘇克德夫表示,綠色經濟并不是說要放棄增長,它是說要注重平衡發展,這是全球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制定政策、出臺法律法規上,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同樣,在投資公共財產、經濟轉型上,政府的地位同樣不容忽視。
綠色經濟也能幫助消除貧困。通過更好地保護生態系統,我們能夠有效地幫助消除貧困,因為這正是那些貧困地區所賴以生存的環境。
此份報告還特別說明了廢棄物再利用對GDP增長的貢獻作用。韓國制定的相關廢棄物再利用政策帶來了16億美元的收益。而巴西的循環利用工程帶來的年收入為20億美元,同時,這一過程也避免了10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循環經濟得到全面發展,這將占到GDP的0.3%。
雖然全球經歷了經濟危機,但是,2010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總額達到了1800億至2000億美元的新紀錄,在2009年為1620億美元。2008年的投資總額為1730億美元,2009年較2008年有所下降。總體來看,主要增長源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像巴西、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經濟發展速度驚人,伴隨而來的是能源高需求,因為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新興經濟體應對高碳排的有力途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