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南京段一直被稱為“黃金水道”,它不但為我市提供了可持續發展資源,更是全市800萬市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4月1日,新修訂的《南京市水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標志著南京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日前,我市出臺《南京市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計劃投入187億元,重點保護水環境整治水污染。記者昨天從市環保局獲悉,我市已經初步擬定目標,至2015年,我市長江段穩定保持II類水體(可飲用),全市河流湖泊水質Ⅲ類水體(人體可以無污染地在其間游泳)達到60%以上。
長江南京段上起江寧區和尚港、下迄棲霞區大道河口,全長98公里,平均水深超過15米,江面寬闊,支流眾多,被譽為“黃金水道”。長江南京段主要入江河流9條,分別為:經城區入江的秦淮新河、外秦淮河和金川河等;經郊區縣入江的滁河、馬汊河、板橋河、江寧河、銅井河和牧龍河等。除此之外,南京的湖泊也很多。豐富的水資源,為南京人提供了重要的發展資源。
據介紹,剛剛出臺的《規劃》有“三嚴”。首先是執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標準。按照規劃,我市將嚴格控制入江排污總量——每年完成80家以上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到2015年,全市20%以上的工業企業達到清潔生產國際先進水平,50%以上的工業企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次是實施最嚴格的環境整治措施。據介紹,到2014年,我市將完成對252家“三高兩低”污染企業關停整治,基本實現江南繞城公路內無化工企業;到2015年,完成主城3000個住宅小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全面推進城市內河整治,到2015年,長江南京段穩定保持II類水體,好于Ⅲ類以上水質的比例達60%以上。三是落實最嚴格的環境管理制度。《規劃》明確,我市將開展長江等重點流域的環境隱患排查,建立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機制,預防與處置跨省界水污染糾紛;設立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建立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強化水環境改善目標考核,將水質考核作為領導績效考核重要標準。
“可以說,這份《規劃》將保護長江南京段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環保部門將配合相關部門,確保《規劃》實施。
據悉,“十一五”以來,市委、市政府確立了環保優先方針,把長江水環境保護放在十分突出重要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水環境綜合整治。南京市自來水80%來自長江大勝關段,我市早已對這段飲用水源地采取永久封航保護措施,同時籌劃建設江南石臼湖、江北金牛湖兩大備用水源地。多年來,南京長江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在10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